新 聞 即 時 生 活 影 音
文教職考
校長兼撞鐘 典出長榮中學
加入好友
「校長兼摃(撞)鐘」這句台語俚語很多人可能常說,但不見得知道出處。有一說是出自台灣第一間西式中學—長榮中學的第3任校長、英國籍的萬榮華。記者修瑞瑩翻攝  
「校長兼摃(撞)鐘」這句台語俚語很多人可能常說,但不見得知道出處。有一說是出自台灣第一間西式中學—長榮中學的第3任校長、英國籍的萬榮華。

基督教長老教會,今年慶祝宣教150周年,陸續整理不少宣教的相關歷史,「台灣教會公報」最近一期中報導,點出「校長兼摃鐘」這句俗諺的出處,相當有趣。

長榮中學第3任校長萬榮華(Edward Band),1912年到台南,擴大辦學規模,購買校地又募款建校舍,使學生從50多人增加到500多人。

據稱,當時他為了節省經費,雖然身為校長,還是兼教師幫學生上課,學生上下課都以敲鐘為依據,全校只有他身上有懷表,因此他一邊上課要一邊看表,時間到了就敲鐘,才有「校長兼摃鐘」俗語出現。

長榮中學校友、牧師黃武東在回憶錄寫著,萬榮華既是牧師、教育家、數學家,又專精運動,學生都暱稱他為「萬能」,與他的名字台語讀音相似,台灣的足球運動正是由他傳入。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5.07.12
udn鳴人堂 風雨時代,擊鼓而鳴
分享到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