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選輸了,而且輸得遠比一般人預期得多,這次的總統大選投票人數比2008年少了約31萬人,馬英九票數比2008年少了108萬票,民進黨則多了42萬票,馬英九少的110萬票裡面包括沒投票的31萬人、投給宋楚瑜的35萬人、投給蔡英文的42萬人。
從各縣市的投票結果來看,綠營預期應該會大贏的台南、高雄、屏東都沒有得到足夠的票數;藍營在大票倉台北、新北、桃園卻都防守得漂亮,甚至於在新竹縣、苗栗縣各大贏10萬票。中國大陸在此次選舉中只從檯面下運作,並沒有張牙舞爪的放話威脅,也一樣沒有讓馬英九流失選票、讓蔡英文得利。
馬英九是否做得不夠好?從他的選票減少來看,當然是不夠好,但是沒有不好到讓大家把票轉投給蔡英文。另一方面來說,蔡英文是不錯,但也沒有好到可以讓更多的人投給她,即使對馬英九失望,但面對蔡英文這票也投不下去。
蔡英文的經歷確實欠缺說服力,而她的個人魅力也無法彌補這個巨大的弱點。蔡英文是一個連造勢演講都很難激起民眾熱情的人,她的人格特質不明、她的個人經歷看起來不錯但讓人毫無印象、更缺乏群眾魅力。雖然她讓民進黨從陳水扁造成的重大挫折中重新站起來,但面對全國的民眾,這絕對不是構成優秀總統候選人的最重要條件,這次敗選,就是最好的證明。
選戰末期,影響力頗大的企業家包括郭台銘、張榮發、王雪紅等紛紛表態挺馬,政黨傾向不明顯的民眾與員工可能因此投馬;另外,在綠營催票,李登輝、李遠哲對蔡英文選票上的貢獻應該是乏善可陳,李遠哲本身早已經沒有影響群眾的能力,而李登輝最後的站台或許可以給偏綠選民感動,但沒有催出中間選民的選票。
如果從其他的角度找尋蔡英文失敗的因素,或許「世代輪替」扮演一定的角色。回頭看看在2000年,陳水扁因為泛藍分裂而得利。2004年,陳水扁能勝過連宋配,從原本的藍綠對立來看,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釋是「世代」輪替的概念,新生代的選民中很多人投給了陳水扁。陳水扁除了在南部有傳統綠色勢力支持之外,連宋配的老面孔在北部藍營票倉可能還跑了不少票。這些新生代的選民包括1964年以後出生的X世代、1982年以後出生的Y世代。而在2008年則因為扁家的國務機要費等案件導致馬英九大贏,比較無法從世代的角度解讀。
分析2012年,蔡英文在南部傳統綠營票倉並沒有拿下預期的票數,而馬英九在北部地區勝出的差距也不進如預期;相較於2008年,馬英九在台北市少拿10萬票、在新北市少拿14萬票、在桃園縣少拿7萬票,個人認為這是新一代選民投票傾向的影響。相較於2004年,在八年中年輕世代的人口肯定增加,年長者的選票降低。單是以今年的首投族來說就有76萬票,2008年應該也約末多一點,加給來一百五十多萬票,是台灣全新的世代,大概就是當今20到30歲之間的人口大約有339萬,這339萬人是1982年以後出生的。
對這些新一代的人來說,他們不懂什麼白色恐怖、他們也沒有明顯的省籍情結與族群意識、他們更沒有大中國情結、而本土意識卻也一樣沒有根深蒂固。簡單地說,他們只是「一般的平凡人」。他們不知道馬英九是「傳統勢力」,不太清楚國民黨以前的所作所為,他們也不知道民進黨從黨外時代推進台灣民主的貢獻。他們純粹就他們看到的兩個候選人來比較,不管是他們的外表,他們的神情姿態,他們的談吐,他們講話的內容。馬英九與蔡英文確實是差不多的,講話一樣空泛,但選民一樣無法辨別到底是誰比較空泛。他們也不懂黃金十年和十年政綱那個好?民進黨即使指控馬英九猛舉債、亂花錢,但民眾卻對此和對馬英九政績一樣「無感」。至於馬英九批評蔡英文的部分,民眾也一樣看不出來!所以,最後還是握有資源可以充分利用包括新聞、媒體在內的各種方式行銷自己的人勝出。
我想,民進黨這次應該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就是不能只期望南部的民眾給他們溫暖,只想靠南部民眾的選票贏得總統大選,台北市是天龍國、中國城,但如果民進黨要贏得總統選舉,他們就必須要比國民黨更能贏得天龍人的心!
因為,即使是許多中南部的民眾或年輕人以不屑的語氣說著天龍國和天龍人,但我相信不管是不是住在天龍國或身為天龍人,都希望有天龍國的優越條件和天龍人的優質生活。不管國民黨是不是應該更謙卑地看待中南部的農漁民和勞工,民進黨卻一定得面對廣大的任職於各大企業的員工、百萬台商、甚至於他們認為發不義之財的建商或者是財團。財團、企業與他們的老闆、員工,也都是台灣人,都是我們的一份子。當我們在要求公平正義的同時,切不可讓人以為我們對於這些企業、老闆、甚至於員工帶有任何的仇恨或怨懟,我們要改革的是制度,不是這些企業或個人。民進黨應該要清醒地知道,如果提不出實際上的改革目標與方法,年輕人和中間選民不會認為票投民進黨就真的會帶來改革與進步!受到苦難和不公不義待遇的民眾,也不必然認為票投給民進黨,他們的苦難就會結束,明天就會更好。
這次選舉的結果應該是讓所有的人都可以找到深刻反省和思考的角度的。不只是國民黨、不只是民進黨,也包括了中國政府和他們的領導人們,更包括了我們許多期望社會進步的民間團體,以及所有關心國家前途、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和關心農漁民與勞工以及環境和土地許許多多人。我們都應該思考,未來四年該怎麼去面對馬英九政府,逼使這個連任的總統更重視社會上的不公不義、幫助弱勢、保護環境。如何在四年後讓兩個黨都推出更具有前瞻性、更有能力的總統候選人!
這次選舉的結果讓我們看到了,揹著傳統包袱的選民們愈來愈少了,這是「新一代」的台灣人投下的選票,這是選民結構上明確的變化。四年之後的2016年總統大選,這「新一代」的選民結構影響會更龐大。藍綠兩黨確實都已經該揮別舊時代、迎接新台灣!希望每一個明天都會更好。台灣加油,台灣人加油!
(延伸閱讀:superbird的部落格Superbird-就是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