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是眾聲喧譁了,從郭台銘開始,多少工商鉅子打破沈默,向這個社會發出共同的聲響,他們不希望如今的政經結構,被這一場選舉莫名的摧毀。今天再站上火線的是張榮發。他們的言語十分直白,而其共同的語彙就是,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不是一張可以隨意割裂的席子,它關係著台灣未來的榮枯,而他們憂懼甚深,必須向社會闡明其義。
台灣的政經前景 別晾一旁
這場總統選戰,一再地向著一些瑣事傾斜,無法真正地探討總統高度的議題,以至於從小豬打到柿子,從電磁波說到監聽,總統選舉竟然像是一場家家酒,似乎可以用撲滿的多寡決定?而台灣的政經前景,竟然像是舞會上的花瓶,被晾在一旁無人理會。
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沈緬於這種奇異的選舉,最清醒的其實是國際上的大國,而他們用實際的行動道出了他們的憂慮,以及他們所支持的路線。
美國其實很早就表態了,在去年9月蔡英文訪美時,國務院的重要官員主動向倫敦的金融時報說,他們懷疑蔡英文究竟有無能力與意願維持近年來區域享有的兩岸關係的穩定。
美日兩國大動作 意義重大
但這項訊息被刻意的忽略,在台灣並未引起太大的迴響,但隨著選情緊繃,美國於是在選前的幾周,大動作在台北由AIT副處長層級官員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灣列入美國今年唯一的免簽候選國。
另一大國日本則是用台日投資協議與開放天空協議,毫不掩飾地支持馬英九這幾年所營造的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以及這種穩定關係所能帶來的利益。
至於對岸的北京自不待言,數次小心翼翼地提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石,若不承認兩岸關係必然倒退。
顯示馬符合區域與國際的利益
這是一次國際上所有大國都支持同一條政經路線的總統選舉,顯示馬英九「親美、友日、和中」路線,是符合整個區域與國際的利益。
但這種外圍形勢卻不為台灣選民所見,於是從郭台銘、王文淵、尹衍樑、以迄於今天的張榮發,幾乎所有關切台灣經濟前景的重要工商鉅子,都已走到幕前,向社會闡明,由「九二共識」所支撐的這一條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路線,是無法替代或拋棄的,它一旦喪失將是台灣經濟反轉沈淪的劫難。
其實,這種憂慮亦在更為底層的做生意的升斗小民心頭,日月潭那數百艘的遊艇業者、在玄光寺腳下賣茶葉蛋的阿嬤,以及各特產業者與遊覽車司機、飯店服務員,他們擔憂陸客若是不來後,將是慘淡而辛苦的歲月。
選擇穩定的政經情勢 已然清晰
張榮發以「九二共識」做為他的終極關切,而並不是以馬英九的個人為指向,就是在明確訴諸於一種理性的判斷、一個政經架構的方向,而不是以特定的個人為轉移。很顯然地,馬英九的路線方向,符合從各大國、各工商大老以至於最底層求生存的人們的利益,只要能判斷如今的和平穩定的政經情勢,究竟倚於何方,其選擇豈不清晰而透澈?
【2012/01/03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