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上次大選以壓倒性優勢勝出,但許多民調都顯示這次選情膠著。馬總統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分析原因有三:「民眾期待高、表現不如預期、政府宣導不足。」
但馬總統也說,從近來台灣各項經濟表現,相信「有感的人愈來愈多」,政府表現比起其他世界各國都不算差,尤其在經濟上,他已經盡了最大能力,也比民進黨執政時期表現好。
馬總統也對包括「六三三」政見無法符合他當初的預期再次致歉,「這也是為何會選得這麼辛苦的原因。」
馬總統說,上次選舉民眾對扁案貪腐高度不滿,他最後獲得百分之五十八的選民支持,民眾對他自然期待很高,從選後三月廿四日的股市就可以看出那種歡欣鼓舞的氣氛,「但當時經濟已經遭遇困難。」
「當時民進黨(政府)故意讓國營事業油、電價凍漲。」馬總統說,他接任後花了兩個月才搞定油、電,民眾期待上就有落差,隨後又碰上金融海嘯、經濟衰退,「大家人心惶惶。」
馬總統表示,隨後八八水災的影響也很大,主要是瞬間大量災害,預防性撤離做得不夠,導致民眾求助無門,之後求助媒體,這也讓政府得到教訓,後來改成「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此後就沒有再發生類似狀況。
馬總統說,很多政策都做得比民進黨好,像是民進黨規畫六年整修四十座橋梁,「我們兩年就整修了四十七座橋梁,但這部分宣導不多,民眾就不太知道。」
同時,八八水災時,馬總統向小林村民承諾在他任內一定重建永久屋,日前也已經完工,「八八水災的重建速度比九二一快。」
馬總統說,剛剛就任一、兩年,很多政績都無法看到績效;如今經過金融海嘯、經濟衰退,我們經濟反彈,快速躍升,所以挽回很多失分。
他並列舉就業人數、失業人數等多項數據證實,「民進黨執政遭遇到的經濟問題比我們小,但我們表現比他們好」;這些數據一般人可能沒感覺,但從宏觀來看,「我們拚經濟的能量絕對比民進黨多。」
【2011/12/2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