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選舉跑馬燈 》桃竹苗
桃園第1選區/鄭文燦 最資深發言人

【聯合報╱記者曾增勳/桃園報導】
打過縣長一仗的桃園縣第一選區民進黨立委候選人鄭文燦說,他在民進黨最困難時候,選擇返鄉參選,靠的是「農家子弟勇敢面對考驗的堅持」。
鄭文燦生長在八德農村的三合院,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五,他的父親在桃園糧食局工作,薪水微薄,還得靠著家裡幾分農地的收入才能養育7名子女,鄭文燦從小下田、除草、插秧,「農家子弟要做的農事,我都做過」。
當過童工的鄭文燦小學五六年級在瓷磚、木器廠打工,存下1,900多元,那年春節他包了100元壓歲錢給阿嬤,阿嬤感動地流淚,因為「只有走過辛苦的人,才能體會人生」。
「農村生長背景,養成我挑戰困難的個性。」沒有補習一路考上建中,成為「地方之光」。建中年代愛看牯嶺街書報攤的黨外書籍,是他政治啟蒙的第一課。他後來考上台大電機,參與台大自由之愛運動,因緣投入校園改革。
他知道推動社會改革「是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他轉社會系,投入野百合學運,走到對抗威權、追求改革第一線。他說,陳定南選省長時他當新聞秘書,桃園縣長補選「退伍頭一天就向呂秀蓮報到」,他當過縣議員,也是民進黨至今「最久的新聞發言人」,因緣踏上政治路,他說:「得失之間很難講。」
備受蔡英文賞識的「胖周瑜」鄭文燦,小英要他當立委選戰「領頭羊」,打一場以小搏大的赤壁之戰。
鄭文燦說,農村和打工經驗讓他感受社會不公,當年木器行當童工看到老師傅手指切斷流血,喝補藥酒和休息2、3天包紮就上工,老師傅講「做工人的命不值錢」,讓他從政決心要幫弱勢講話、幫沈默百姓發聲。
【2011/12/2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