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柯永輝、陳永順、謝恩得/採訪】
陳以真宣佈參選嘉義縣山區立委的那一刻就引發震撼,對於被冠上「美女刺客」,她很不以為然。陳以真說,「我住在這裡」,會持續從學生時代就關注的社會公平正義。
記者問:您是政壇新人,請先介紹主要學經歷。
陳以真答:我今年34歲,成大中文系畢業,曾於平面媒體影評撰稿、年代新聞主播、NEWS98新聞等電台記者。
問:談談從電視主播回鄉參選的心情?
答:高中開始經歷台灣國會全面改選等民主運動,參加思想性社團,大學更積極參與校園公共事務、關注社會改革,參選過學生會長。
我參選立委並不是突然的決定,而是懷抱想要改變故鄉嘉義的理想和情懷,而且全家搬到民雄鄉定居。我住在這裡,看得到,找得到,這裡是我的家。
問:參選至今,和原先想法有何不同,如何看待這場選戰?
答:我要做不一樣的選舉,不是靠傳統的派系、綁樁,我直接和選民接觸、請託,參政的重點不在藍綠或黨派,而是哪個候選人可以帶來改變?更貼近民眾,有新思維、新視野,可以帶來新的希望。
問:嘉義縣山區人口外流、人口老化嚴重,如何讓年輕人口回流並帶動地方發展?有何農業政見?
答:嘉義縣1、20年來沒進步,平均每戶家庭所得、結婚率、癌症死亡率、扶養比等多次是全國倒數。我提出制定「山區振興條例」、「山區永續發展基金」、「農業直接給付」,及兼顧老人照顧和年青人就業的產業規畫等「四大政見、四年實現」。
問:面對熟悉地方議題、深耕基層的對手陳明文,您有何選戰策略?
答:我是基層優先,沒有派系或強有力的組織,這是我和對手不太一樣的地方。我直接訴諸民眾的支持,這點比較像早期的黨外。
我不是投票部隊、乖乖牌,而是回歸人民的需求,像嘉義縣弱勢民眾比較多,面對香蕉生產過盛等問題,我要求啟動九五機制,老農津貼我很早就提出應該加1千元,另外,前陣子的柿子問題,我只想解決問題,如果只是政治口水,反而忽略農民。
問:這幾個月的家庭生活,和孩子如何互動?
答:我把握每個和孩子相處的時刻,以說故事的方式,告訴她「媽媽在做什麼」,現在她知道阿里山、茶葉、溪口、馬鈴薯,她都說「媽媽是在做幫幫忙 (幫農民處理問題)」。
我跟她說「民雄是我家」,後來她還背起布條標語「民雄是我家,清潔靠大家」。
問:拜票過程印象最深的事是什麼?
答:和選民握手,相互的給對方溫暖和力量,我這樣和選民直接互動,他給你溫暖,你給他熱情,很多民眾殷切跟我說「要給新人一個機會」,我會更努力,不能辜負大家的期待。
【2011/12/20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