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艋舺大道上,掛著醒目「螺獅粉」招牌,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是家五金行。但走進店裡,沒有琳瑯滿目的螺絲起子,只見一群時髦的粉領族圍著方桌,妳挖一口、我舀一瓢地開心地分食廣西特色小吃,「啊,這好像我家鄉的味兒!」「噶,你們四川也有螺獅粉啊?」
摳除政治標籤 心留坑疤
過去陸配的年齡層多半較高,不乏來台展開「第二春」。但隨著近年兩岸開放直航觀光,陸配的「成分」也悄然質變,不僅年齡層下降,自由戀愛也逐漸取代「找老伴」。不變的是,不論有無身分證,陸配對於「投票」,都展現幾近沸點的熱情;一提起政治,都有滿腹牢騷。
「陸配和東南亞配偶,都是台灣人的媽媽和媳婦,為什麼政府對手心手背不一樣?」來自貴州、卅二歲的嚴梧允又嗆又辣,姐妹都喚她「小辣椒」。緊黏貼在陸配身上的政治標籤,就算努力摳除,卻依舊在心坎上留下難堪的坑疤。
大陸妹很刺耳 不愛被叫
她不悅地挑眉說,每次去參加歌唱比賽,「明明唱得不怎麼樣,每次第一名都是越南籍配偶!」她大聲抗議,政府對待各國外籍配偶,「標準不一嘛!」
大家低頭竊笑不約而同將目光都移向同一處,越南籍外配黃玉清玹正舀進一口柳州米粉。雖是在場唯一的東南亞外配,卻與陸配姐妹淘相處融洽,「哈哈,還好我不會唱歌!」
及膝馬靴下露出修長雙腿的「川妹子」楊傑說,每次有負面新聞,媒體都會特別強調「大陸籍」,「好像心裡有根刺!」她不喜歡被叫「大陸妹」,「我最討厭聽到『阿六』啊!」原本忙進忙出的老闆娘、來自廣西壯族的韋晴雯,也拉了張椅子坐下來。
嫁來台灣 委屈只能吞肚
一頭長髮、水汪大眼的桂林姑娘王景波帶著靦腆笑容說,鄰居老用有色眼光問她「妳從事什麼行業?」公婆還常說她是「大陸的番仔」。嫁來台灣,所有委屈只能往肚裡吞,「好像怎麼做都不對… 」。她愈說愈小聲,細微到幾乎聽不見。
不過,什麼都可以忍耐,但唯獨投票這件事,她絕不退縮,「我還是完成了我的願望」。去年五都大選當天,她遍尋不著投票通知單,原來是挺綠的公婆將她的投票通知單藏起來,不讓她去投票。
最後她還是偷偷帶著身分證、印章去投票,回到家什麼都沒說。說著說著,她突然垂下頭,再抬頭,大眼睛裡的淚水「趴嗒、趴嗒」全滾了下來,「我有一種被忽略的感覺…。」
等身分證 仍是漫長煎熬
「小辣椒」忍不住插話說,雖然還沒拿到身分證,但每到投票日,她都會催促先生「不去投票不要回來睡覺,快去幫我達成願望!」眾人都笑了,也和緩了氣氛。
陸配最掛念的事,就是「身分證」。雖然陸配申請身分證年限由八年縮為六年,但仍是漫長煎熬。
來台十三年、已有身分證的曾豔說,台灣養孩子太貴,剛來時,她只能偷溜出去打工,每天都提心吊膽。她扳起手指數了數,長長嘆了一口氣「太難了,身分證!」嚴梧允更說,有一年傳聞要延長到十二年,她絕望地對先生說:「我們乾脆離婚吧!」
誰照顧新移民 我們就挺
外界總認為,陸配傾向偏藍。不過,「小辣椒」說,陸配投票不是為了政黨,誰有照顧新移民,「我們就會支持他」。
王景波說,剛來時,連工作權都沒有,固定時間還要到警局報到;現在區公所不但有新移民課程,連勞工局職訓中心都特別為新移民開班,「最實質的是兩岸直航,探親更方便」。
「小辣椒」也收斂嗆辣感性地說,過去已走過長長的路,不想再讓其他大陸姐妹受苦,一旦拿到身分證,為了對得起自己,「百分百一定會去投票!」
【2011/12/1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