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寧夏夜市『總』是『幹』好『事』的總幹事林定國,你們準備好了沒?」「好了!」「上菜囉!」林定國激昂地揮舞雙手,台下響起震耳歡呼聲。滷肉飯、麻辣鴨血…,廿道小吃一下子就把大圓桌「鋪滿」。還有人穿梭各桌介紹小吃典故,「你知道嗎,蚵仔煎是鄭成功發明的…」,所有人眼睛頓時發亮。
無論誰當選 吃飽最要緊
這樣比喜宴還熱鬧的場景,天天都在寧夏夜市「千歲宴」上演,訂桌早已排到明年底。寧夏夜市所在的星明里,成了熠熠發亮的「明星」。「無論哪一黨當選,我們有生意做尚重要!」聊起總統大選,賣了幾十年臭豆腐的里長伯李秀男忙著招呼客人,一語道出攤商真心話。
寧夏夜市顧問張永賢是小吃專家,像個魔術師,一下子從口袋掏出民國四十二年發行、檜木製的「攤販證」;一下子拿出建成圓環遷移時留下的紅磚頭,忙著用故事行銷在地文化。
避開誰挺誰 沒空拿香拜
「人家有沒有做事情,要放在嘴巴上!」張永賢說,寧夏夜市生意蒸蒸日上,關鍵是民國九十三年、時任市長的馬總統推動「寧夏風華再現」方案,進行軟硬體改善,「這筆帳總是要算」。
相對於張永賢的勇於表態,原本滔滔不絕的李秀男雙唇一抿,「沒時間和人拿香對拜」,避開敏感選邊站話題。不過,代表民進黨出馬角逐里長的他,當問起「小英主席」來過沒?他露出期待表情,「還沒來過耶,你們可不可以幫我們邀她?」
開放湧活水 熱擁觀光客
知名鬍鬚張滷肉飯,最早就是從寧夏夜市路邊攤發跡。當初市府建議推出辦桌料理,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和攤商表明「若不是插頭香,就不要做!」他現在被當成寧夏夜市的守護神。
不過,一觸及大選話題,張永昌變得保守。但他還是點出「關鍵字」。「開放才有活水!」他說,無論是食衣住行育樂,只要車有人搭、飯店有人住,經濟就會改善,「夜市很需要觀光客捧場」。
可樂餅攤商顏芳君是七年級生,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寧夏夜市創業。她說,民以食為天,經濟好壞從飲食反映出來,二○○八年金融風暴小吃生意明顯掉下去,這兩年多陸客增加,能感受景氣回溫。
協議太深奧 把台灣顧好
藍綠候選人的政見,對每天在湯湯水水裡討生活的攤商來說,像「天邊一朵雲」的遙遠。賣了一輩子豬肝湯的許萬丹表示,和平協議、九二共識、ECFA是蝦米碗糕,「我真的不懂,太深奧了!」她揮手不願多提,強調老百姓要求不高,「先把台灣顧好卡要緊」。
許萬丹說,過去四年,確有感受到安定環境帶來的繁榮,雖然寧夏夜市一枝獨秀,但「不能只有我們好啊」,很多人都在「哀哀叫」,身邊親友都有子女找不到工作;大家希望都寄託在馬總統身上,拚連任後能讓社會安定,「這是很小的聲音,但是從基層說出來的才是真心話」。
候選人畫餅 別再是空話
傳承第二代潤餅攤位的林秋雲,念小五的女兒,下課後跟著媽媽到夜市做生意。她感嘆,候選人老畫一個大餅,感覺距離好遙遠,只能盼望「不要都是空頭支票」。想到家中還有老的、小的,「下雨天也是牙一咬出來擺攤」。
雖然攤商都說「不懂政治」,但很都關心未來。李秀男說,他每天收攤後半夜回到家,都會打開電視觀看政論節目重播。李秀男說,他是小額收入戶,過了六十五歲,任何保障都沒有,「只有阮某(妻子)顧我,我顧阮某」,「如果有好的勞工政策,票肯定跑不掉!」
【2011/12/1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