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用密件?「為了足夠授權與美方談判」
針對國發基金投資宇昌的相關文件為何列為極機密?當時的經建會主委何美玥中午指出,以密件簽報宇昌案推動,主要是為確保代表我國的中研院院士翁啟惠,能夠取得足夠的授權與美方談判。她並強調,現在既已取得合作案,最好能全部「解密」,公開讓大家知道實際狀況到底是如何。
何美玥說,2007年我國要推動生物科技產業在國內起步,民間的資金信心不足,不敢貿然投資,當時政府希望整合一個與國外大廠,及國內專家學者的平台,那時恰巧Genentech 要釋出一個抗愛滋病新藥,經建會研究後認為這是一宗標竿案件,有利我國生技產業推動,於是她簽報這份列為密件的公文,授權由翁啟惠去與美方談判。
她強調,國際大廠進行商業談判,不以機密方式進行,根本難以成功。
何美玥說,一般公文的密件都要勾自動解密的時限,但由於當年是用「簽呈」,所以才沒有自動解密的時限。她表示,當年用「密件」,目的是要成功爭取到合作案;既然合作案已經成功爭取到,就不需要再保密,最好全部「解密」,公開內容讓大家知道。
總投資多少?「國發基金總投資約4億元多一點」
據何美玥的說法,簽呈內容應允,若談判成功,國發基金將投資這家新公司40%股份,若依第一期預定的額定資本額16.5 億元計算,國發基金最多只能投入6.6億元,事實上,國發基金總投資宇昌的金額只有2.64億元。後來政黨輪替後,國發基金在中裕新藥再投資約1.3億元,因此國發基金的總投資約4億元多一點。
她又說,宇昌發起成立時,第一期額定資本額設為5000萬美元(後來實收資本額2000萬美元),原始股東只有台懋生技、兩家創投與國發基金,因股東人數與資金均不足,翁啟惠等人才會找上蔡英文家族,那時蔡家與國發基金的協議,當主要投資人到位,蔡家立即退出宇昌。後來在潤泰入股後,蔡家就以每股11.5元出清手中持股,還低於第二階段每股現金增資12元。
為何撥款神速?「依法公司在籌備期 資金要到位」
另外針對外界質疑9月5日宇昌公司才成立,為何國發基金9 月3日就撥款一事,何美玥澄清解釋說,這是依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在籌備階段,股東資金就要到位,國發基金是宇昌發起股東,資金自然要依法匯到籌備處,這些程序都是法律規定,任何公司成立,都是依循這種做法。
【2011/12/09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