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戰聚光燈 》宇昌案爭議延燒
冷眼集/沒有暴利但有獲利 就得說清楚
一個決定國家產業政策方向的行政院副首長,家族投入國家重點發展產業生技公司,而且於卸任後擔任該家族投資的公司董事長,後來因為參選,此事被拿來討論,這件事到底是政治操作,還是因為選舉而凸顯這本該是我們社會上就該注意的公共議題?
總統選戰日益激烈,兩方陣營找出對方罩門,原本就是台灣打選戰的「常態」,被指摘的總統參選人常疾呼「選舉有必要選成這樣?」,語氣悲壯。但是對平民老百姓來說,國發基金是所有國民累積的資金,即使今日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強調,她本人及家族從頭至尾都不曾獲取「暴利」,反而為人民與政府獲利10億元,但沒有暴利,不代表蔡家公司沒有獲利,而其獲利,是來自於國發基金資金的滋養及培育,真正在此過程賺錢獲利了結的人是誰?這件事真的不能攤開來討論嗎?
了解一般會計原則的人都知道,現在更名為中裕新藥的宇昌,正在興櫃等待上市櫃,興櫃公司的股票價值,難以衡量,用淨值計算才是會計原則,若是用每股35元興櫃價格來算,合理嗎?而且興櫃市場並不容易出脫持股,最後交易價格真的如綠營所稱的價位嗎?真正是為國家獲利10億元嗎?
興櫃公司的股票價值是以權益法計算,目前中裕新藥淨值4到5元,低於票面。我們的國發基金是以權益法來計算中裕新藥的投資獲利,所以財經專業角度來看,其實說該公司為國家獲利十億元,恐怕不盡正確及精準。
對平民老百姓來說,當然希望生技業在台灣蓬勃發展,國家能有自己的生技業,但發展重點明星產業之際,主管決 策者 可得注意迴避問題,其間自有法律及道德標準,不是政治人物說了算。
【2011/12/09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