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正展開台17線行程,拔樁動作頻頻,並鎖定國民黨的執政縣市,而且整個鬆動國民黨基層組織的情況,正往北部推移,以符合蔡英文未來將從大安溪以北發動攻擊的策略。
柿子價格大戰過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台17線行程,開始回防農業縣市,同時展開拔樁行程;面對外界質疑民進黨是轉移水果月曆的焦點,黨內輔選高層表示,蔡英文在農民地區的支持度未受到影響,但在國民黨操作下,衝擊到民進黨在都會區與中間選民的形象。
輔選人士指出,民進黨長期經營與農民的關係,像是推動農保、老農津貼等,農民的支持度相當穩定;水果價格不好,不是民進黨推出文宣才發生,蔡英文和馬總統的支持度,南部同樣約維持在七比三、八比二之間,北部大概是六比四。
蔡英文的台17線之旅,一方面被視為固守農業大票倉,一方面被視為拔樁行程,其中指標性人物,以國民黨籍田中鎮長鄭俊雄為代表。不僅如此,蔡英文過去在台三線桃竹苗行程中,有多位藍營人士現身,包括新竹縣峨嵋鄉江寧增、國民黨籍前竹東鎮長蘇仁鑑等人。
儘管藍營人士有人對外宣稱,這些是禮貌性盡地主之誼;已讓民進黨頗為振奮,認為國民黨基層出現鬆動現象。
民進黨輔選高層強調,對於任何人願意站出來,不論是支持蔡英文,或是藍營政治人物代表選民表達心聲,民進黨都予感謝;但輔選幕僚說,基層民代很清楚選民在總統大選中的支持對象,不可能與民意相違背,才會願意表態支持蔡英文。
此外,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蘇嘉全從成為蔡英文副手以來,公開行程相當少,黨內人士透露,蘇嘉全大部分時間留在中台灣一帶,與地方人士搏感情,與藍營基層有不少接觸,未來有適當機會時,不排除站出來公開力挺蔡英文。
民進黨評估,蔡英文完成台一線、台三線行程後,因為反應熱烈,決戰區已從濁水溪北移至大安溪,也就是台中市和苗栗縣的交界線;因此,非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才是拔樁的重點區域。
【2011/12/07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