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再澄清、說明再說明,台灣歷史上貧富差距最大是在民進黨執政的第二年即2001年發生的,民進黨蔡主席在大選辯論之時,於萬千國人面前,卻還要硬拗是在馬總統任內發生的,這像是在打高品質選戰的候選人嗎?
硬拗!硬拗!硬拗!
在大選辯論會上,馬總統提到,「台灣歷史上貧富差距最大,以五等分來算,是民進黨執政第二年」。馬總統的說法,完全是依據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資料,依據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五等分位倍數的計算,於1999年貧富差距是5.50倍,2000年民進黨執政升為5.55倍,2001年台灣創造了數十年來第一次經濟負成長1.7%,貧富差距倍數拉大為6.39倍,迄今仍是歷史最高。
官方多年來公布的數字(即使是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是白紙黑字寫在那裡,蔡英文主席卻還要硬拗:「馬總統恐怕要查一查,最高貧富差距的數字是在你任內發生,以二十等分,前後5%差距都是前所未有的高。縮短貧富差距,最重要是有好的工作機會、好產業。」
蔡主席所謂的「二十等分」的資料是取自財政部的報稅資料,財政部早就在資料使用說明上講得很清楚:「不宜」作為貧富差距之比較。蔡英文主席卻硬是要拿來使用,居心何在?
其次,以所謂「二十等分,前後5%差距」為貧富差距指標之荒謬,就好像一個班級有20位學生,以第一名的成績和最後一名的成績相除作為該班級學生程度差距的指標,不必說是專家,就是一般人也可以看出其之不合理、不具代表性,國際上也沒有人如此作比較。蔡主席卻硬是要拿此種極端比較的數字來使用,再請問一句:居心何在?
自暴其短
蔡主席說「縮短貧富差距,最重要是有好的工作機會、好產業。」倒是說對了,但是這不就是民進黨執政8年所做不到的事!2011年7月4日彭博社(Bloomberg)專文「Taiwan Jobs Sucked to China by Failure to Mimic Singapore Economic Model」早就指出民進黨執政無法創造新的成長產業、新的工作機會,導致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就業產生磁吸效應,蔡主席講那段話,不就是在自暴其短!
(本文轉載自尹啟銘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