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津貼及八大社福津貼加碼將於11月25日由立院國民黨提出逕付二讀。從馬英九因應民進黨立委針對提高老農津貼喊價一千元,責成農委會評估得出應提高每天可多吃一粒滷蛋的每月加碼316元,到老農津貼與八大社福津貼全面加碼的重大轉折著實令人驚嘆。從堅持理性、拒絕民粹,到找出依據、自圓其說,這是馬吳配自認得意的高難度操作。
316元變成1000元,誰在決策?
任何社會津貼的給付額度計算與增減,都應該要制度化;更應該要符合公平正義原則。藍綠立委的「加碼」之議並沒有錯,以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和物價上漲導致之實質收入減少的趨勢來看,加碼本身是符合農民期待的,也是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輕易扣上「民粹」的帽子的。畢竟,區區一千元,不是三千元、五千元啊!任何民意代表或民眾提出的加碼訴求都有討論的空間,政府部門也都可以奉命依據財政狀況和社會條件評估加碼的額度和可行性。
然而,馬英九原本提出來的316元,也不能說是違反「符合公平正義」,不過卻更應該先從從老農津貼的「總給付額」來檢討。可是,在馬英九突然從堅持316的信念,轉而加碼「一千元」,反倒是讓民眾看清楚了馬政府的決策過程確實如宋楚瑜所質疑的:「我不知道這個政府到底是誰在做重大的決策」。所謂的與楊玉欣一席談,根本沒有辦法讓民眾或藍綠立委相信馬英九是個能體察民情且能堅守原則的領導者。畢竟,當316元方案公布後,多少農民的吶喊馬總統不聽,中南部立委的建議馬總統也不聽,卻偏偏聽一個是雖然也代表弱勢但卻代表弱勢族群中具有相對「優勢」的楊玉欣,就決定全面加碼,農民大眾和藍綠立委大概既不相信,也嚥不下這口氣。
隨性加碼,增加推動國民年金困難度
從爭議的本質而言,一開始爭議的「老農津貼」,並非「社會福利」。老農津貼只是個農民保險年金的替代品。事實上,老農津貼只是個過度時期的措施。為照顧老農生活,政府於民國84年制定並公告實施「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凡年滿65歲且投保農保滿6個月農民,每人每月可領3千元;87年11月起,發放對象擴及已領取社會保險老年給付者之漁會甲類會員,且會員年資合計6個月以上者,並刪除申領及核發辦法排除條款(富農條款);93年1月起每人每月可領金額提高為4千元,95年1月起提高為5千元;96年7月再調高為6千元;99年底發放69.6萬人,核發金額為503.1億元。
雖然老年農民褔利津貼普受農民歡迎,但因對申領者認定標準過於寬鬆,申領人數多於農業勞動人口,造成政府嚴重財政負擔。為了長久之計,落實「國民年金」的制度才是正軌,亦即終究是希望農民也都加入國民年金保險。行政院農委會早在民國84年即研議「農民年金保險條例草案」,惟因政府財政負擔及日後建立國民年金制度之考慮,該草案並未推動。
而且,朝野為討好農村地區選民,每逢重要選舉競相主張提高津貼金額,漫天喊價、全民買單。因為實施國民年金制度後,老農褔利津貼必須併入國民年金,以老年年金給付方式發放;所以這樣的隨興加碼,長久下來反而增加推動國民年金的困難度。
實際上,我國已自97年10月1日起實施國民年金。國民年金原規劃將農民一併納入,但是為了確保農保被保險人原本農保的權益不會因為國民年金開辦而受到影響,並為順利銜接國民年金與勞保年金制度,97年7月18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年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農保與國保脫勾,農民繼續加保農保,相關的喪葬、殘廢、生育等給付也依照農保原有的制度。農、漁民如符合老農津貼請領資格,仍可繼續申領老農津貼。97年10月1日起65歲以上農民,每月78元農保保費,政府全額補助,老農津貼6,000元繼續領,65歲以下農民,加入國民年金,每月78元保費照舊,增加部分政府全部吸收。60歲才加保轉入的老農由老農津貼6,000元改領國民年金則為6,562元。以這樣的方式鼓勵農民轉入國民年金,而讓「老農津貼」這種「暫行措施」早日結束,對農民保障更多。但加了316之後,農民轉入國民年金的誘因當然就降低了!加碼為1,000元之後,可領金額超過國民年金,除非加保年齡是在55歲以前的,否則領7,000原老農津貼將高於國民年金的金額。這麼一來,反而使得國民年金制度的推動減緩。
換句話說,這個鼓勵農民由農保轉為國民年金的獎勵辦法是馬英九上台後農委會參與推動的,這也才是馬英九應該拿來當作政績宣揚的措施。但這個整套的制度中的各項給付,都是經過精算的結果,也不是可以隨便喊加碼就加碼的。即使要對農民福利加碼,也該加碼轉到國民年金以後的每月給付額或者是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而非加碼「老農津貼」。但因為老農津貼的加碼,現在國民年金也只好全面加碼,但卻無助於國民年金的推動速度。
為扭轉情勢,馬英九大方送
我推測這個加碼的決定大概是看了過去幾次選舉結果預測率極準確的政治大學未來事件交易所總統大選得票率預測在十月底、十一月初黃金交叉,蔡英文得票率領先馬英九,導致馬英九想要扭轉局勢所做的決定。同時為了避免避免『比價』效應造成後續衝擊,也決定將八大社福津貼也一併調整。
一旦決定要加碼,之後就是找加碼的理由了。因此,楊玉欣就成了那個「理由」。馬英九以11月17日白天接見楊玉欣,當天深夜召集行政、立法部門緊急開會,決定推翻先前版本,要將老農津貼加碼一千元,而且號稱是「基於公平原則」同時調高其他八大社福津貼。
內政部跟著把國保老年年金,一口氣加到3500;連勞委會則除了年金基本金額增加500,遺屬年金加500、失能年金加700;職災津貼部分身障和疾病生活都能多領1200。不知道這樣的大方送,算不算已經對於弱勢團體來說已經是「利多出盡」了?
(延伸閱讀:superbird的部落格Superbird-就是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