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昨天與六大工商團體會員對談時表示,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撥亂反正,雖然他就任三年多不是那麼夠,但至少有了基礎。他比較前政府的經濟表現,「我們搞經濟,比他們在行」。
馬英九表示,去年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台灣對外的情勢已不一樣,台日今年簽署了投資協議,新加坡、紐西蘭和很多沒有浮上檯面的國家願意與台灣洽商經濟合作協議,代表突破封鎖有了初步成果。
他還說,台灣遲早會面臨要不要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議題;不過,若加入TPP,雙方產品關稅幾乎為零,台灣目前還沒準備好,因此目標是在十年內加入。
馬總統說,大家關切加入TPP將對農業造成衝擊。不過台灣當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也同樣面對很大反彈聲浪,但從二○○二年加入至今,農業不但沒垮,出口反而增加。
行政院長吳敦義談到能源供應問題時表示,民進黨說「核四要蓋完,但不要商轉」,這個邏輯他實在不懂。他強調,能源政策應是一步步穩健減核,逐步邁向非核家園。
他指出,過去民進黨執政時期,讓已施工的核四停工,造成當時股市崩跌,投資信心與整體大環境落入谷底,後來前總統陳水扁才又讓核四復工;蘇貞昌與蔡英文擔任行政院正副院長時,也追加四百多億元讓核四復工。
不過,最近民進黨突然說核四還是要蓋完,但不要商轉。吳揆說,這就像餐廳都裝潢好,師傅、廚具也各就位,卻說不營業;也像鐵軌、車廂、人員都備齊,卻又不載客,「這個邏輯我實在不懂」。
六大工商團體昨天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辦「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未來國家領導人對談」,先與國民黨提名正副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吳敦義對談;今天下午相同場地再與民主進步黨提名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對談。
馬總統表示,主計處預估,台灣今年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超過二萬美元,比他剛上任時增加二千八百八十九美元;反觀民進黨政府二○○○年上任時,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一點四萬餘美元,二○○三年為一點三萬餘美元,民進黨執政三年少了九百三十一美元。民進黨執政八年,平均GDP成長二千四百五十美元,比國民黨執政三年增加得還少。
【2011/11/2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