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對照之下,愈發顯得民進黨「三隻小豬」的操作,民粹、虛無、膚淺與荒謬。
現在,民眾的目光,已從一隻一隻塑膠豬的身上,轉移至國民黨不分區名單中一個一個有血有肉的真人實事上。兩相對比,民進黨若愈操弄「三隻小豬」,將愈發顯得只是一顆「空心菜」。
眾曰民進黨「三隻小豬」的操作十分成功,這應是指其技術層次的表現;然而,民進黨卻是利用這一陣子的氛圍,操弄一種近似催眠及蠱魅的手法,幾乎完全迴避及掩蓋了關於政策、團隊及道德風格的探討辯論,這畢竟是避重就輕、捨本逐末。試問:在一場健康正常的大選中,不分區立委名單及三隻小豬,誰主沉浮?
台灣的選舉,一向稱譽技術層次的膚淺操作,卻輕視政策、團隊及道德風格上的本質追求。現在,國人應將目光從塑膠豬的身上,轉移到政策、團隊及道德風格的競賽上。
有一陣子,蔡英文久陷她的那一份「最佳名單」及「蘇嘉全醜聞」的困境中;「三隻小豬」就像是武俠小說人物落荒而逃時擲出的煙幕彈,立時將「最佳名單」及「蘇嘉全醜聞」均予遮蔽。但是,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發布,將民進黨的「最佳名單」及「蘇嘉全醜聞」又逼回輿論焦點;在這種對比下,民進黨若繼續操弄「三隻小豬」,豈不是愈發顯得主帥只是一顆「空心菜」?
民進黨將「三隻小豬」操弄成充滿童趣的政治風潮,卻顯然忘了《三隻小豬》這則雋永童話的原始啟示。這則童話的本事是:一隻小豬蓋茅草屋,一隻小豬蓋木板屋,一隻小豬蓋磚屋;對比之下,令人發現,在面對政治颶風時,蘇嘉全蓋的是茅草屋,柯建銘蓋的是木板屋,趙麗雲蓋的則是磚屋。
趙麗雲原本可能連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但因其「農舍」引發議論,含淚宣布自動退出提名評選;她說,「不希望變成團隊的老鼠屎」。相對於趙麗雲的「老鼠屎」,柯建銘的程度堪謂是民進黨這鍋粥裡的一隻「病老鼠」,而蘇嘉全的程度則不啻已是一隻「死老鼠」。如今,在這一則《新三隻小豬》的政治寓言中,趙麗雲退,柯建銘、蘇嘉全留;「老鼠屎」退,「病老鼠」、「死老鼠」留。試問:哪一隻小豬的抉擇在政治颶風中較能控制損害?哪一隻小豬的風品較應獲得社會的認同?
其實,任何一場民主選舉,皆是對「三隻小豬」的選擇。這場二合一選舉,非但是對蘇嘉全、柯建銘及趙麗雲這「三隻小豬」的選擇;也將是對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這「三隻小豬」的選擇,也就是要對「茅草屋」、「木板屋」及「磚屋」作出選擇。此處所說的三隻小豬,當然已非綠營造勢場合的塑膠豬,而是指不同的政策、團隊及道德水準,當然也包括不分區名單及競選團隊中「老鼠屎」及「死老鼠」的含量比較。
蔡英文說,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是「局限範圍內的最佳名單」;如今馬英九的表現則證實,蔡英文所稱的「局限」不是不能突破,而蔡英文所謂的「最佳名單」更已成為笑柄。此時,國人不但比較趙麗雲的「老鼠屎退」與蘇嘉全的「死老鼠留」;也同時在評量,馬英九的「九二共識」與蔡英文的「台灣共識」,究竟誰蓋的是茅草屋、木板屋?誰蓋的是磚屋?
當蘇嘉全的醜聞鬧得正兇時,有人建議他應有「老鼠屎意識」,引咎請退,而蔡英文也應有「茅草屋危機」而更換副手。如今,以國民黨不分區名單與民進黨的相比,又有人建議民進黨應考慮召開臨時中常會,更換不分區名單,將其中的「老鼠屎」及「死老鼠」剔去。人們自會詰問:趙麗雲可以退,何以柯建銘、蘇嘉全不能退?不應退?
重申前論,任何民主選舉皆是對「三隻小豬」的抉擇。就人品風格言,是選趙麗雲「老鼠屎」退,或選蘇嘉全、柯建銘「死老鼠」留?是選楊志良的不分區十九名,或選謝長廷的不分區二十名?就政策主軸言,則是要選「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和平發展」,或是選「否定九二共識/基礎不保/大廈將傾」?亦即,究竟要選「茅草屋」、「木板屋」或「磚屋」?
塑膠豬該退場了,讓《新三隻小豬》登場吧!
【2011/11/1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