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週刊報導馬總統九月十日曾在嘉義「密會」地下賭盤大亨,總統府在第一時間即澄清當日無此行程,民進黨卻緊咬不放,發動四名發言人輪番渲染抹黑,甚至放話稱:「總統可以來告我啊!」
民進黨一向偏好辛辣、重鹹的口味,此為盡人皆知。但這次大選,蔡英文似也企圖塑造一種平實的風格,跳脫陳水扁時代的激情及浮誇;但若黨內依舊一聞腥羶即興奮不能自已,一聽風吹草動就露出獠牙,這與蔡英文「三隻小豬」的軟調訴求是否背道而馳?如果面對鏡頭露出的是慈眉善目,轉個方向便換上一副青面獠牙,這和「披著豬皮的狼」有何兩樣?
所謂「總統密會賭盤大亨」,要問的是:究竟有無這回事?根據總統府的回應,馬總統並不否認在兩三年前見過陳盈助;但不僅今年九月十日未碰面,兩年來也未見過面。可是民進黨咬定馬總統必有隱瞞,發言人站在「向黑道組頭要求三億元獻金」的巨幅海報前,硬是要對總統栽贓,更完全不容、不聽、不信總統府的澄清。此一鏡頭使人回想起二○○六年高雄市長選舉投票前夕,陳菊陣營在「黃俊英賄選抓到了」的巨幅海報下召開記者會,次日陳菊以一二四票之差勝選。試問:一之為甚,豈可再乎?
「密會」事件見刊當天,民進黨一連發動四名發言人追擊此事,見獵心喜之情不言可喻。先是莊瑞雄指控馬總統利用賭盤「操弄選舉」,康裕成質疑馬以南居間穿梭,梁文傑則緊咬馬英九拿了組頭大亨三億元。陳其邁更不僅指責總統府的澄清「說謊」,完全罔顧總統府方面的一再澄清,且竟變本加厲地以極盡挑撥的姿態放話,甚至說什麼「給總統府一個晚上的時間,想好再說」。試想,在這麼一群狼牙狺狺的中生代發言人圍繞下,蔡英文的形象如何維持?民進黨的理性路線又如何走得出來?
就事論事而言,民進黨不可將馬英九僅僅視為政爭及選戰的敵人;因為,馬英九總統畢竟是代表中華民國國家榮譽的國家元首。民進黨跟著壹週刊在完全無憑無據下操弄「馬總統會見組頭索款三億」的消息,這不只是對總統的故意栽贓,更是對總統作為社會信任象徵地位的惡意汙蔑。另日倘若蔡英文當選總統,民進黨難道能容任何人如此無憑無據地汙辱「蔡總統」嗎?因而,民進黨的這個汙穢的動作,不能視為只是選戰的奧步而已,而是對國家榮譽及國民感情的惡毒傷害。
選戰正酣,依民進黨一向的性格,逮到對手的把柄,自是要毫不留情地追殺,割喉割到斷。但別忘了去年花博「空心菜事件」的教訓:當潑糞手段違背了事實真相的比例原則,無限上綱的結果,反將嚴重自傷。這場「四大發言人」的鬧劇,會使國人覺得:民進黨何以仍是如此荒唐?何以仍是如此不長進?
何況,對於蘇嘉全的種種事證明確的汙穢行徑,民進黨迄今充耳不聞,甚至全力包庇;相形之下,對「馬密會組頭」這種空穴來風卻矢石交加,它真有一套可供國人共同信守的道德尺標嗎?
只要有真憑實據,台灣的輿論對總統的愚劣行為從不留情,但民進黨卻不可惡意操弄這種造謠中傷總統的行徑,民進黨畢竟不是壹週刊。鬧了兩天,蔡英文見壞就收,要求黨內不要用這種方式追打此一議題,顯然她也覺得炒作過度,已經帶來反效果。如果這不是在唱雙簧的話,民進黨的狙擊手應向台灣社會認錯,而蔡英文更當為此向馬總統道歉。
畢竟,蔡英文正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她必須對總統的形象知所珍惜;民進黨在完全無憑無據下惡意汙蔑總統,即是對國家榮譽及國民感情的傷害。
【2011/11/1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