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津貼調高一千元,八項社會福利津貼也一併調整。馬英九總統昨天表示,有些社福補助十幾年沒調,「覺得真的不好意思,沒有人幫他們講話,因為他們不僅是經濟弱勢,更是政治上弱勢」,因此趁此機會一併補足。
老農津貼與社福津貼大幅加碼,民進黨抨擊馬政府決策反覆,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強調,這絕對不是民粹操作,而是原本的計算基礎只有百分之五點二七不夠圓滿,對多年未調整的社福津貼也不公平,造成無感,所以以兼籌並顧的方式調整。
吳敦義質疑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曾以抗稅反對老農津貼由五千調漲到六千元,「蔡英文當年是以什麼態度反對老農津貼調整,今天卻翻過臉來贊成老農津貼一定要調?」
馬總統昨天接受東森新聞李四端專訪,他表示,十月十八日提出社福津貼與老農津貼成長百分之五點廿七方案後,一個月來從各方面接到訊息,發現有許多社福津貼多年未做調整,若只調百分之五點廿七、意義有限。
馬總統說,他前天在總統府接見罕見疾病基金會秘書長楊玉欣等人,她們希望把過去沒按物價指數調整的補回來,這樣才能使基礎變大,往後制度化後才有意義,「這點打動我」。
一個月前馬總統才宣布將老農津貼調高三百一十六元;如今政策再變,李四端問,「難道大方向錯了嗎」?
馬總統回應,大方向都一樣,是「補足過去沒有補足的地方、維持公平及制度化」。他強調,原來改革想法沒改變,仍是每四年依物價水準調整,且以前沒有排富,現在增加排富條款、就是改革。
至於是否出於選舉考量?馬總統解釋,「不完全」,因為選民認為匆忙改變沒有考慮到老農需要,也有人不希望排富;但其他所有社福都排富,因此必須改變。
馬總統表示,政府施政不錯但民眾無感,「我們要檢討」,就像老農福利,把它制度化建立起來。
他也提到不分區名單,「我最自豪的就是造照顧弱勢,延攬稅改人才,還包括楊志良這種特立獨行之士。」他笑說,民眾對楊志良不會無感。
【2011/11/1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