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老農津貼調整方案政策急轉,從調高316元變成1000元,行政院長吳敦義上午表示,過去老農津貼調整慣例都是1000元,現在拿出316元,容易被民粹化,還會被指316元怎麼打得過1000元呢?扭曲公平、制度化的好意,政府困擾,民眾也容易忘記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過去曾以抗稅來反對老農津貼由5000調漲到6000元。
吳敦義說,民眾是健忘的,由於原先行政院送立院審議的老農津貼版本未臻理想,不夠達到原有目標與精神,容易讓民眾無感,馬總統才召集立法、行政部門共同研討,斟酌損益,在理想與現實中獲得這項調高1000元的共識。
吳敦義上午出席百年雲端創新應用傑出獎頒獎典禮,他表示,老農津貼調高不是民粹操作,是政府盱衡整個社會的狀況,原調高316元的方案,方案提出後也有很高的支持率,但後來政府發現有兩個缺點出現。
他說,一是原來就比較沒有聲音,未受八項社福措施照顧的如身心障礙國民、中低收入戶國民、原住民,因為按民國96年到100年的CPI指數,僅累計5.27%,是依老農津貼的年限計算,對有些身心障礙、中低收入戶民眾,有許多是民國82、84年開始,有些兒童津貼,累計的CPI不是5.27%,而高達19.62%,有一項甚至到達29.11%,若都比照老農四年的差距,就都變成無感了。
他說,本來應該較合理公平的累積計算,是行政院送立法院審議的原草案,但在社福這一塊,卻不夠理想、不夠圓滿,何以社會方面會覺得無感?就是因為這個5.27%比例的計算基礎不是完全成熟與公平。
吳敦義說,老農津貼經過數度調整,每次都是1000元,如今突然拿出316元,容易被民粹化,易被指涉為316元怎麼打得過1000元呢?因為不符合慣例,這樣人們就容易忘記蔡英文以抗稅反對老農津貼由5000調漲到6000元。他說,蔡英文當年是以什麼態度反對老農津貼調整,今天卻翻過臉來贊成老農津貼一定要調。
【2011/11/18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