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大選投票率,總統七成六、立委五成八,以一千三百萬投票數計算,至少有兩百卅四萬人是被總統大選拉出來投票。這些票會流到哪裡,牽動明年政黨板塊變化,也決定未來四年政局發展。
明年選舉,選民將有三張票,包括總統、區域立委及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藍綠具豐富選戰經驗的幹部異口同聲認為,選民投票行為應該是「一致性」,但他們也不否認,一人三張票,投給不同政黨的可能性,會比只有兩票(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政黨票)高。
對大藍、大綠而言,自然不樂見分裂投票,且還會爭取、宣傳選民投票要「一貫作業」,從總統、立委到政黨票,都要投給同色的政黨,不能浪費選票給小藍或小綠。
對小藍、小綠而言,他們期待「分裂投票」,且用盡各種方法,要從大藍大綠分食選票;尤其沒有推出總統或區域立委的小黨,他們已經傾全黨之力,目標瞄準選民手上的第三張票(政黨票),希望能投給自己。
明年選舉若出現分裂投票,且產生大藍拿下總統,國會大藍要跟小藍結盟才能過半情況,政局勢將出現重大的變化。國民黨二○○八年的「完全執政」不再,政黨合縱連橫的情形增加,大藍被迫要與小藍合作,甚至組閣權或國會,都要跟小藍分享資源。
二○○八年第七屆立委選舉開始施行單一選區兩票制,學者認為,台灣將進入兩黨制,小黨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但第七屆立委選舉,民眾給國民黨拿下近四分之三的席次,整體表現卻讓民眾大失所望。今年已有不少比率選民,願意給小藍、小綠一次機會,讓國會有多元聲音。
根據各家民調顯示,小藍在這次選舉,有機會跨過百分之五的政黨門檻,在第七屆立委選舉,新黨就已拿下接近百分之四的得票率,對跨過門檻信心滿滿。小綠的台聯也抱持一樣的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民心思變,老農津貼的議題,提高了總統和立委分裂投票的可能性;尤其像雲林、台南、高雄等農業縣,分裂投票的「種子」在萌芽。
【2011/11/1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