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戰聚光燈 》宋楚瑜超越藍綠?
側記/「宋楚瑜現象」 有趣但危險
十一月廿五日是一個很詭「橘」的日子。本報總統大選巡迴採訪,從北到南跑了一千二百公里,發現「宋楚瑜現象」是二○一二年大選「有趣但危險」的現象。
有趣的是,過去四次總統大選,從未出現一個當選機率幾乎是零、但是從大都市到僻壤的農村,從喧嘩熱鬧的泡沫紅茶店到恬靜的濱海部落,民眾都想知道,這個「零」,會發展出何種結果?
對藍營而言,危險的是,宋楚瑜參選總統有「蝴蝶效應」的不可預測性。記者發現,藍營支持者普遍有一套想法:宋選,拉馬助蔡,朝小野大,政治對立尖銳,競爭力下滑,經濟衰退,兩岸關係停滯,國家空轉。宋楚瑜選,輸掉的不只是馬,民眾擔心「巴肚么么」。
廿五日是總統大選登記截止最後一天。眷村、原鄉部落、藍營的選戰操盤手、年輕學子、有投票權的陸配、美濃的蕉農,期盼宋楚瑜在登記截止日前,不要出現在中選會。
一樣是藍營,過去受過宋楚瑜照顧的地方民代、賣小吃的攤販、行動咖啡屋的老闆,他們等待宋楚瑜吹起號角,準備再戰一次。
在綠營,也以一種「期待,但怕受傷害」的複雜心情討論「宋楚瑜現象」。期待宋參選,泛藍分裂,團結的民進黨重新取回政權;擔心宋退出,藍營士氣大振,「宋盤」的票又回流到藍軍。
宋楚瑜選或不選,衍生「棄保」。藍營表面上「尊宋」,但檯面下已發動「棄宋保馬」。「棄保」,對多數藍營支持者言,不僅只是選舉策略,還是降低不安、舒緩焦慮的一帖良藥。
不過,宋楚瑜民調支持度卻穩定地在百分之十上下游走,從挺宋的民眾身上,可發現宋楚瑜有其他政治人物缺乏的特殊魅力,這或許是宋一直保有「餘溫」的原因。
【2011/11/1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