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毅和趙天麟雖然都看到高雄人口減少的問題,但對地方產業布局、中央與地方關係及如何再創高雄繁榮,看法卻不一。
「這個選區原來是高雄市最繁榮的三個行政區,因人口減少,這次選舉居然還要撥前鎮區八個里進來,難保下一次選舉,選區就沒有了。」邱毅和趙天麟不約而同對第七選區未來發展憂心。
探究問題的關鍵,趙天麟把矛頭指向中央,認為長久以來中央產業布局一直偏重北台灣;邱毅則認為是地方政府不努力,未提高人力與規畫素質。
「現在高雄的問題是產業空洞化,當世界工廠移到亞洲其他地方、特別是中國大陸時,並沒有產業填補進來!」趙天麟說,政權已經輪替過了,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有責任,但現在是國民黨執政,「當然要負主要的責任」。
「若有機會擔任立委,我將要求中央與對岸談判時,一定要促成南部縣市直航航班大幅增加,而不是以市場機制搪塞。」趙天麟表示,他還會敦促港務局盡速釋出十六、十七、十八及廿一號碼頭,並進行國際招商,讓七星級飯店落腳高雄,成為國際級景點。
邱毅則不以為然,指地方政府也可提產業布局計畫,再配合中央民代向中央部會爭取。
趙天麟表示,民進黨在高雄執政十多年,最重要的就是打好產業升級的基礎,整頓環境、汙染、交通,就像國人到外國投資,也會重視當地環境及基礎建設。
「地方把基礎打好了,但中央政府布局了什麼進來?有限嘛!而且沒有成功。」趙天麟指中央推動的軟體科學園區、物流園區,並沒有為高雄帶來新進駐的產業。
高雄需要哪些新產業?趙天麟和邱毅都提到文創產業,並不約而同鎖定選區內的愛河、港灣、各個音樂與文化場館、大型公園等。但是兩人對「規模」的看法可不一樣。
趙天麟覺得現在高雄市政府規畫的範圍太小,至少要再外擴三公里,而且中央要大力幫忙,因為這個範圍內很多土地、建築物都屬國有;邱毅認為目前的規劃太零碎,沒有構成塊狀,整個區域要整合成產業群聚才行。
【2011/10/18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