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光儀、林新輝/巡迴採訪,執筆:李光儀】
桃園第二選區:大園、觀音、新屋、楊梅
四年前,國民黨的廖正井與民進黨的郭榮宗交手;四年後,兩人再度交手。不僅是藍綠的對決,更是兩人政治宿怨的決戰。
桃園縣第二選區的範圍包括桃園縣大園、觀音和新屋三個沿海鄉鎮,以及傳統上屬於「客家鎮」的楊梅。選區橫跨迥然不同的生活圈,造就此地複雜的選舉生態。
兩黨人選 已經拚過一次
在這個選區,國民黨和民進黨分別推出的候選人,和上一屆立委選舉時一模一樣。國民黨推出的是廖正井,民進黨推出的是郭榮宗。上屆立委選舉,廖正井和郭榮宗分別拿下五成五、四成五的選票,廖正井贏了一萬二千多票。
廖正井當選後,因賄選案遭解職,立委只當了一年九個月。接下來的補選,郭榮宗東山再起,打敗國民黨提名的陳麗玲,贏了一萬七千多票。
上次選舉 廖靠楊梅翻盤
值得注意的是,二○○八年立委選戰,廖正井、郭榮宗在大園幾乎打平,新屋郭榮宗小勝,觀音是郭榮宗大勝。最後廖正井是靠楊梅的絕對優勢才翻盤。到了補選時,郭榮宗在四個鄉鎮都獲得勝利。對國民黨而言,要打贏明年立委選舉這場仗,無疑是艱鉅的任務。
除了立委補選,前年縣長選戰也是民進黨占上風。在四個鄉鎮裡,國民黨只在楊梅獲勝,其他三個沿海鄉都是大敗。短短三年內,國民黨上屆立委狂勝十趴的優勢已不復見,兩黨最多只是五五波的盤。
近十幾年來,即使在民進黨執政的全盛時期,桃園也是呈現「藍大於綠」的基本盤。桃園縣唯一可被視為綠營「票倉」者,就是新屋、觀音、蘆竹和大園等「沿海四鄉鎮」。但因為選區劃分考量人口數,四鄉鎮無法獨立成為一個選區,割出了蘆竹,劃入了人口較多、且屬於藍營票倉的楊梅,才使這個選區成為兩黨勢均力敵的局面。
沿海地區 郭的實力雄厚
郭榮宗在大園出生,後來搬到觀音,在沿海實力雄厚。一九九八年起擔任觀音鄉長達八年時間,而後轉戰立委,又連任二屆。一直到二○○八年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對上國民黨廖正井,才黯然離開立法院。
廖正井在政壇際遇也很不凡。早年出身學界,是財經專家,曾經在黃大洲主政的台北市政府擔任財政局長,陳水扁當選市長後則獲延攬擔任秘書長,又到朱立倫主政的桃園縣政府擔任副縣長,橫跨藍綠。二○○八年轉戰立委,順利當選。
只是選舉期間的賄選案,卻成了這場選戰必須不斷打「延長賽」的主因。郭榮宗因廖正井被判刑而東山再起,廖正井又因同案被判無罪而捲土重來。未來選戰,郭榮宗勢必仍會主打賄選案。至於廖正井,則將祭出「政績牌」和「專業牌」,除了以無罪判決自清,也將反守為攻,主打郭榮宗「沒有政績,沒有服務」。
這任立委 「一人做一半」
由於廖正井任期中被解職,地方上流傳一句很有趣的話,就是這任立委正好「一人做一半」。至於誰的一半比較好,當然就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兩人都傾力宣傳自己的政績和服務,並攻擊對方沒有政績、服務不好。
這場選戰,也可視為上次選戰的延長賽。對戰組合相同,彼此都對對手十分瞭解,其間糾葛恩怨也是錯綜複雜、糾纏不清。越接近投票日,彼此的肉搏、廝殺會越激烈。
【2011/10/12 聯合報】